自学用书:人机工程学,丁玉兰 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第5版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人机工程学发展至今,一直秉承“以人为本”的宗旨。在实践教学和考核过程中,注重应用实例,以培养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应用研究的能力为核心。
《人机工程学》课程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业设计专业的必考课程。以面向全国全日制学习方式的高中毕业生和职高、各类技校、中专毕业生为招生对象,集理论和应用性为一体的课程。课程所选教材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也是人机工程学学科的第一本全国统编教材。本教材作为教学用书,较为全面系统地涵盖了“人-机-环境”三者关系的理论与实务知识。将人与智能工具的关系、人机智能系统等新内容引入教材中,顺应当今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和工业设计行业的发展需求。本教材的前三章为理论基础,第四至第十一章为设计原理与方法,第十二章为应用范例分析。
实践类课程考试大纲的重点围绕:设计原理与方法在实践题型中的综合应用理解和案例设计表现;结合人机系统设计示例中的创新性和前瞻性,且符合当下社会尊崇的“对人的关怀”设计基础原则为核心。为凸显实践类课程考试的性质,对于教材十二个章节中的基础理论知识点和内容不做题型考点要求。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及目标
第一章 人机工程学概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节的学习目的:了解人机工程学的起源和现代人机工程学最新发展的特点,理解人机工程学智能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章节的学习要求:通过学习,能正确认识到人机工程学对工业设计的作用;在设计中坚持以“人”为核心的主导思想。
二、考核知识点
(一)人机工程学的起源与发展
(二)人机工程学体系及应用
(三)人机工程学与工业设计
三、考核要求
(一)人机工程学的起源与发展
1、识记:(1)现代人机工程学。
2、领会:现代人机工程学最新发展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二)人机工程学体系及应用
1、识记:(1)学科的应用。
2、领会:人机工程学在三大领域中的结合应用。
(三)人机工程学与工业设计
1、识记:人机工程学对工业设计的作用。
2、领会:在设计中坚持以“人”为核心的主导思想。
第二章 人体测量与数据应用
(略)
说明:本章节知识点,不作为本次实践类课程自学考试的内容与题型考点。可作为专业知识点,进行授课学习。
第三章 人的智能与人机智能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节的学习目的:了解人机工程学“人-机-环境”三者关系中“人”的三种思维形式的特征和相互作用。
本章节的学习要求:运用思维导图有效的捕捉、组织和联系三种思维形式的综合创意表达;建立完整的图例、图形、颜色、线性的设计方案内容大纲和构想。
二、考核知识点
(一)人的智能涌现的思维科学探秘
(二)人的智能扩展与智能科技进步
(三)人机智能系统研究概览
三、考核要求
(一)人的智能涌现的思维科学探秘
1、识记:(1)思维的基本特点(包括载体特点、特征)。
2、领会:建立对“创造思维才是智慧的源泉,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都是手段。”观点的正确认识。
(二)人的智能扩展与智能科技进步
1、识记:(1)人的智能扩展和创造思维工具。
2、领会:理解创意思维导图的特点和作用。
3、应用:结合实践案例,应用思维导图,展示设计方案的内容大纲和构想。
(三)人机智能系统研究概览
1、识记:(1)人机智能系统的开发应用示例。
2、领会:了解当下机器人技术与产业的发展方向,通过案例学习,认识人和机器人组成的人机智能系统的开发应用概貌。
第四章 人的心理与创造性行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节的学习目的:通过学习本章节的图形案例,理解人脑中产生的具体事物的印象是由各种感觉综合而成。
本章节的学习要求:综合应用知觉的基本特征,完成对图形信息和线型信息的识别和创作。
二、考核知识点
(一)人的感知心理过程与特征
(二)人的创造性行为产生与特征
三、考核要求
(一)人的感知心理过程与特征
1、识记:(1)知觉的基本特征。
2、领会:理解知觉的五种基本特征,即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错觉。
3、应用:正确运用知觉的五种基本特征的技巧,创作几何图形或线形的设计方案。
(二)人的创造性行为产生与特征
1、识记:(1)创客行为与技术工具。
2、领会:了解创客行为产生的三项必备的技术工具,即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3D打印技术。
第五章 人体生物力学与施力特征
(略)
说明:本章节知识点,不作为本次实践类课程自学考试的内容与题型考点。可作为专业知识点,进行授课学习。
第六章 人的信息传递与界面设计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节的学习目的:理解各类图形、图标和符号指示在现代信息显示中的应用范围和重要意义。
本章节的学习要求:了解图形符号传递的信息特征;在实践应用中,能按要求设计图形符号系列方案(例如,信息标志、符号指示或界面图标)。
二、考核知识点
(一)人机信息界面的形成
(二)视觉信息显示设计
(三)操纵装置设计
三、考核要求
(一)人机信息界面的形成
1、识记:(1)人机信息交换方式。
2、领会:理解人机系统中,视觉显示传递的信息特征。
(二)视觉信息显示设计
1、识记:(1)图形符号设计。
2、领会:图形符号设计的特点及重要意义。
3、应用:结合实践应用,设计图形符号系列方案(例如,信息标志、符号指示或界面图标)。
(三)操纵装置设计
1、识记:(1)常用操纵装置;(2)操控手把的设计。
2、领会:理解常用的几种手控操纵装置的形态;理解应多种控制器的复杂操作场合,要求每种手把必须有各自的特征形态,以免混淆。
3、应用:结合实践,绘制不同功能特征的手控操纵装置或根据触觉能正确辨认的手把形状,具体尺寸不做要求。
工作台椅与工具设计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节的学习目的:理解控制台的设计的关键是控制器与显示器的布置,掌握显示器面板的多种形式。
本章节的学习要求:了解大型控制室内,显示器面板与控制台可分开配置;在实践应用中,能针对显示-控制分体式的类型,绘制具有灵活性的面板形状(例如,矩形型、V形、U、展开U型、半圆型和半球型等)。
二、考核知识点
(一)控制台的设计要点。
三、考核要求
(一)控制台的设计要点
1、识记:(1)显示器面板型式。
2、领会:明确各类显示器面板形式的区别与特征。
3、应用:结合实践,绘制各类线型和立体式的面板形式图示。
第八章— 第九章
(略)
说明:本章节知识点,不作为本次实践类课程自学考试的内容与题型考点。可作为专业知识点,进行授课学习。
第十章 人的可靠性与安全设计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节的学习目的:了解提高信息有效传递的设计原则,明确人群对信息的准确解释和理解警示的合理设计的重要性。
本章节的学习要求:掌握视觉警示信息设计的基本元素和重要因素,能结合实践,完成特定安全信息主题的方案构思和方案呈现。
二、考核知识点
(一)安全信息设计
三、考核要求
(一)安全信息设计
1、识记:(1)警示设计的原则;(2)视觉警示信息设计;(3)特定安全信息设计。
2、领会:明确警示设计的具体原则,理解视觉警示信息的基本元素和重要因素。
3、应用:结合实际,完成安全标志的方案构思和设计方案呈现。
人机系统总体设计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节的学习目的:正确认识我国老龄化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国《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中的标准化规定,了解老年人和残疾人的特殊生活需要。掌握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的无障碍设计的原则。
本章节的学习目的:基于“对人的关怀”的崇高设计基础原则,结合无障碍设计的特殊要求,掌握无障碍设施标志设计的应用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
(一)人机系统设计示例
三、考核要求
(一)人机系统设计示例
1、识记:(1)社会对无障碍化设计的重视;(2)无障碍设计的特殊要求;(3)常见的无障碍设计示例。
2、领会:社会对无障碍化设计的重视和无障碍设计的特殊要求。
3、应用:结合实践,掌握无障碍设施标志设计的应用方法。
第十二章 人机智能系统综合设计
(略)
说明:本章节知识点,不作为本次实践类课程自学考试的内容与题型考点。可作为专业知识点,进行授课学习。
第三部分 对考核内容的说明
《人机工程学》自学考试大纲中对考核内容的设计,符合人机工程学学科的专业特点;坚持贯穿“以人为核心”的设计思想;紧密结合该学科发展新趋势,着重培养和考核考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应用实践的综合能力,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教材各章节的考试内容,均从“学习目的和要求、考核知识点以及考核要求”三部分进行说明。要求备考和出卷时,紧密结合考核知识点中的相关内容,不得增加或减少考核知识点。同时,正确领悟和解读考核要求中“识记、领会和应用”的具体要求,如下:
识记
考核要求:能够识别和回忆基本概念、专业术语、数据和案例。
题型举例: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判断题、简答题。本次《人机工程学》实践类考试不作以上题型的设计。
领会
考核要求:理解概念原理和理论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能够解释和说明问题。
题型举例: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本次《人机工程学》实践类考试不作以上题型的设计。
应用
考核要求:能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制定方案、提出建议,进行推理和判断。
题型举例:案例分析题、综合应用题、实践操作题。本次《人机工程学》实践类考试重点选择实践操作(作图)题进行设计。
对考试方式和试卷结构的说明
本课程的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满分100分,60分及格。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基于本课程的考核性质,对于大纲中的识记和领会部分,不做题型考点要求。试卷中应用实践操作(作图)题占命题分值比例的100%。
课程自考试题的难度要合理安排,考核目标不得高于大纲中所规定的能力要求。命题时需依据考试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和题型命制试题,考试试卷使用的题型不能超出本大纲题型的规定。
第五部分 题型举例说明
实践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分别是70分和30分,共100分)
(一)图形符号设计方案及创意说明(小计70分)
合理运用知觉的五种基本特征的技巧,针对不同行业主题的产品元素,进行提炼和再创作,创作几何图形或线形的图形符号设计方案。
以五金元素为主题,提炼产品元素的视觉造型特征,运用黑白正负几何图形或线形的设计形式,设计4个,造型完全不同的图形符号设计方案,每个图形尺寸为5cm×5cm。可在“锤子、锁、齿轮”中,进行3选1,进行作图答题。
1、图形符号设计方案的具体要求:
1)功能传达与区分度:设计方案能清晰、准确地传达图形符号对应的功能,在视觉上和外观上具有区分度,并符合相应的规范要求。(20分)
2)可读性与紧急信息传递:设计方案应具备良好的可读性和视觉冲击力,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传递关键信息,避免混淆或误解。(20分)
3)国际通用性:设计方案应体现一定的国际通用性,能被不同年龄和文化背景的人群广泛理解和接受。(10分)
2、方案创意说明的具体要求:
1)创意构思与设计理念:阐述设计的核心理念和灵感来源,说明设计方案中的独特之处以及借鉴的特定文化元素;(10分)
2)运用思维导图展示设计方案:使用思维导图展示设计方案的内容大纲和构想,清晰地呈现设计思路和结构。(5分)
3)方案创意说明字数要求:方案创意说明的总字数不得少于150字。若字数不足,将影响评分的完整性,无法获得满分。(5分)
(二)操纵装置的形态绘制和功能说明(小计30分)
操纵装置是将人的信息输送给机器,用以调整、改变机器状态的装置。请运用黑色线条形式,绘制整体尺寸为5cm×5cm完整造型的操纵装置形态图。可以从“拨动式开关、摆动式开关”2个选项中,选择1个进行作图答题。
1、形态绘制和功能说明具体要求:
正确性与绘图表现力:遵循基本制图规范,准确描绘操纵装置的形态特征,造型比例合适;线条流畅,体现出一定的美感。(20分)
2)功能描述和实用性:从主要用途、操作方式以及适用场景等三个方面,准确、清晰的写出操纵装置的功能性和实用性。(5分)
3)功能说明字数要求:功能说明的总字数不得少于100字。若字数不足,将影响评分的完整性,无法获得满分。(5分)